海棠书屋 > 其他小说 > 裁水为衣文集 > 给生命一种永恒
    周国平说:“人生唯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待是那必然会到来的死亡。但是人们似乎都忘了这一点,而等着别的什么,甚至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。我对这种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满意。”我不得不佩服周国平的这种洞察力,同时,我也为他那种博大而宽广的胸襟而折服。是的,我们每个人都难免一死,甚至我们都无法预料自己的死,这显得有点儿可悲。既然人都是会死的,那我们到底能不能讲长生之道呢?
    红楼梦中的贾敬本是丙辰科进士,却一味好道,在都外玄真观修炼,烧丹炼汞,别的事一概不管,放纵家人胡作非为。他唯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炼丹,以此来追求长生不老,而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,他后来也因为吃了自己秘制的丹砂烧胀而死。他是在追求长生之道,可是严格意义上来说,他这种“长生”之法并不算是长生,简直可以称得上是送死。
    真正的长生不是停留于让肉体永恒,而是让一个人的精神永在,魅力长存。司马迁曾说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”而那种死得“重于泰山”的人实际上就是“长生”的,因为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。
    当曾子病入膏肓的时候,他并不畏惧死亡,而是召集来自己所有的学生,轻松自如的和他们做最后的道别,告诉他们自己从此将远离病痛的折磨,这是怎样一种开怀?当庄子面对自己的亡妻,他没有过度的悲伤,甚至心中没有一丝的悲戚,因为在他的心目中,妻子不是死去了,而是获得了另外一种重生,这样想来这岂不是一桩乐事?
    然而,即使是他都不复存在了,可是直到现在,他的名字也一直长存在我们心中,是世世代代的后人无所不知,无所不晓的。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,他只是一个凡人,他同我们一样,逃不过生死的定律,可他的离开并不是真的离开。他的思想,他的精神以一种不朽的方式长存在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心中。
    曾有一段时间一直看花,那样大朵的牡丹在几次绽放之后便随风纷飞得满地都是,原本娇嫩光洁的花瓣瞬间没有了姿态。却不禁为它们感到一丝惋惜,想想一朵花的绽放经过了那样长时间的酝酿,只是在一瞬,也许没有任何人专注的情况下绽放,之后便又悄悄凋零。这似乎是一件极悲伤的事情。可是,转念一想,它其实并不悲伤。虽然,它的生命短暂而有限,但它的坚守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花期,它开过了,已经毫无遗憾了。即使是凋零满地,化作淤泥,那也是为了下一年的花叶更好的相见。它坚守的是那种“长相思,永不离”的信念。这便宛然它从来也不曾消逝过。
    大自然里很多事物都不会改变,改变的只是人的心情。所以,不管采下花来是为了供在佛前或者是为了远方的友人,花永远是一种模样的。而在这一千年中,时间也如花朵一般,本身既没有改变,也就不会有错误,更因而不会有优伤了。
    这于人来讲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?我们的血脉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从来不曾终止过,我们见不到自己的祖先,却流着他们的血液,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?可是,我们人类,却常常不会想得这样乐观,这样开阔,如是这时间便多了一种忧伤。
    谁都会死,谁也不会永存,关键是我们抱着怎样一种心态去看待生死。心态乐观,即使明天就要面对死亡,今天他仍然不会感到悲伤。这正如古人所云:“朝闻道夕死则已。”若是心中有这不死的信念,面对死亡,或者走在死亡界限上的人一样可以畅谈生命永恒,一样可以探讨长生之道。